暑期旅游高峰來到,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迎來大量客流。然而,當游客摩肩接踵,一種意外狀況悄然增多——隨身物品“易主”,墜入兵馬俑坑,網友調侃:“秦始皇也沒想到,兩千年后還有人給他送陪葬品。”
近日,多位游客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“馬虎時刻”,“在一號坑,就一個側身想拍張全景照,幅度太大,導致握著的手機哧溜就滑脫了,眼睜睜看它掉進欄桿底下,心都涼了半截!”另一位女性網友的經歷更具戲劇性:“二號坑里聽得太入神,一甩頭發,耳環直接飛了出去,落在坑里找都找不見,真是又急又尷尬。”
更有游客帶著孩子參觀時,小朋友的玩具小車不慎滾落坑內臺階,引發一陣忙亂。
網友評論:



面對近期頻發的物品掉落事件,7月3日上午,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。
館方表示,由于兵馬俑坑為半開放場地,因此在建設時就考慮到了游客參觀和文物保護的情況,首要防線便是物理屏障,“坑邊欄桿不僅進行了加高處理,還采用了實心設計,最大程度降低游客隨身物品意外翻越或滑落的風險。即便物品意外墜落,也有多重緩沖保護文物安全。” 館方介紹,坑內設計有特設的臺階并安裝了防護網兜。物品不慎掉落,通常會落在這些緩沖區域,幾乎不可能直接砸到下方的兵馬俑本體。
對于物品的尋回,館方持審慎態度,“如果游客的貴重物品掉落后,經確認完全沒有觸及或損傷文物本體,可以聯系現場或前臺的工作人員。在確保絕對安全的前提下,工作人員會協助嘗試尋找并歸還物品。
然而,工作人員特別強調,如果掉落的物品直接觸碰甚至造成了文物損傷,涉事游客將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。”因此,館方呼吁游客參觀時務必看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,尤其是手機、相機、首飾等小件物品和電子設備。這不僅是對個人財產負責,更是對珍貴文物最基本的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