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關于“存款100萬在我國是什么水平”的話題再度引發熱議。從社交媒體上的“精英人設”到現實中的財富積累,掙到人生的第一個百萬已成為年輕人的現實課題。然而,這一數據的精確統計卻充滿挑戰。
存100萬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,從全國范圍來看,一個家庭擁有100萬元存款已屬于較為頭部的群體。在某銀行,超過90%的客戶資產都未達到100萬元,甚至更少。以深圳為例,這里是工薪階層的奮斗之城,也是造夢之城。上班5年到10年的工薪階層,在銀行的積蓄或所放的資產都不一定能達到100萬,畢竟像深圳社會平均工資大概也就1萬元上下。
互為佐證的是,去年10月智聯招聘發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《中國企業招聘薪酬報告》顯示,三季度38城企業平均招聘薪酬為10058元,環比季節性回落2.5%。當季深圳平均招聘月薪為12400元,位列全國第三,僅次于北京(1.31萬)和上海(1.35萬),略高于廣州和杭州。深圳薪酬中位數也剛超過了一萬元。
透過銀行年報,可以推算出百萬存款人群的大致規模和輪廓。招商銀行2024年年報披露,該行零售客戶總數為2.10億戶。其中金葵花及以上客戶(日均總資產達50萬元及以上)共有523.57萬戶,占比約為2.5%。
不過,在理財多元化的今天,考慮到客戶理財習慣和資產結構,在單一銀行存款超50萬的客戶,大概率在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也有資產沉淀。因此,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推測,金葵花客戶中有相當比例客戶資產已超100萬元。由此可見,在招商銀行體量龐大的客戶群體中,存款超過百萬的人群比例可能在2%左右。
目前,各大金融機構對優質財富客戶的攬客姿態,從“入圍標準”可見一斑。躋身“白金級別”一般是50萬起步。比如,建行白金級(五星)客戶需“月日均余額(包括存款、理財、基金等)穩定在50萬-300萬”。農行白金卡辦理條件是12個月日均金融資產達到100萬元。中銀財富客戶要求月日均金融資產不低于100萬元。在股份行陣營,大多是50萬起步。以“白金級”為分水嶺,往上是一般鉆石級或私行級別,往下則是金卡級別。比如,成為工行的金卡(五星級)客戶門檻是20萬,農行是10萬,光大銀行是10萬,平安銀行“起步價”則是5萬。
《2024胡潤財富報告》提供了另一個觀察視角。報告指出,中國的富裕家庭(資產在600萬元人民幣以上)數量為512.8萬戶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我國共有約4.94億家庭戶,那么資產超過600萬元的中國家庭約為1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胡潤報告的統計口徑所指的“資產”包含了住房等固定資產,再加之大部分富裕家庭分布在房價較高的城市,意味著實際金融資產可能還會縮水。報告還顯示,若剔除固定資產,全國擁有600萬元以上可投資資產的家庭為184.6萬戶,占比下降到0.37%。
綜合這兩項數據,無論是從銀行客戶資產分布,還是從社會總體財富結構來看,存款超過百萬的群體仍然屬于少數,基本可以站在“金字塔”的上層。社交平臺動輒“存款百萬是標配”的說法在一定程度偏離現實。
如果以人均數據為指標,這種“偏離”或更顯著。5月9日,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《2025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》顯示,3月末我國住戶存款達到160.47萬億元人民幣,這意味著全國人均存款約11萬元出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