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偷聽心聲后豪門全家追著我寵》,這就是非常典型的不需要情節懸念,只需要情緒懸念。不斷地滿足觀眾的情緒安慰的需求,避免因為任何的誤解造成的糾結。
《天道金榜現世我道祖的身份瞞不住了》。三觀很不錯。各個人物都讓人覺得正常。女性不愿意依附男人,獲得力量,男人也表現出相當的正派。
《離婚后走向人生巔峰》,典型的對妻子的抱怨。前妻是因為受到丈夫的暗中支持才走上事業巔峰的,離了丈夫她們誰也不是。這是微短劇中最糟糕的一種路線。
……
湯擁華1976年生人,今年49歲,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、博士生導師,研究中西美學、文藝理論與批評。去年,他點開了短劇,從此進入了一個敘事與霸總的千億家產一樣通貨膨脹的世界。他看進去了。他充了幾個平臺的會員,經歷過昏天黑地的熬夜追劇,雖然也短暫地感受到羞恥,但很快,他開始與身邊的同事和學生們大聊短劇。
在今年華東師范大學的畢業典禮上,湯擁華代表中文系教師,發表了一篇頗具短劇風的畢業致辭。「大學文科的教師,還有中小學不甘心只講知識點的教師,常常感覺就像是坐在咖啡館里接受審問,對面一身貴氣的阿姨滿臉怒氣,啪的丟過來一張卡:給你五十萬,離開我兒子!這個時候是真屈辱啊,五十萬,少個零就直接扔回去了,多個零就留下了,這不多不少,咋辦呢?」
文科之用,與阿姨甩過來的銀行卡,一時之間,主人公不知道哪一個更高級。生活中,處處都是這樣想不開的事。湯擁華接著說:「這個世界足夠大了,一定可以容納一些想不開的人吧?這些想不開的人選擇了中文系,這個世界還有什么想不開的呢?」
「中文系」,曾經承擔著外界對于大學自由之精神的最浪漫想象,如今,也在文科無用論中承受著猛烈的沖擊。湯擁華在自己的學生時代趕上了上個世紀人文精神大討論的余波,在成為教師后,見證了學科建制給大學文科帶來的改變,也看到新一代中文學子與當年迥乎不同的面貌。
這場畢業致辭后不久,《人物》與他通話,聊起他沉迷短劇的那些事,和作為一個中文系教授的日常。他的語速很快,談起他看過的霸總,與他研究的學者,同樣的興致勃勃。
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在演講中提到的,最近的短劇開始造雪了。「雪下得很假,下得很浮夸,下得毫無必要。但是一心拔刀的人為什么也喜歡下雪呢?」
即使在短劇的世界里,人總還是需要看雪的。那么現實世界里,大概也還是需要中文系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