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0日至14日,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首鋼園舉辦。中國電信攜一張全新升級的5G專用智能網絡精彩亮相。在現場,將直觀感受中國電信5G專網如何深度融入城市運行與產業制造,成為數字化轉型的“關鍵底座”。
網絡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
5年來,我國建成了全球最大、覆蓋最廣的網絡基礎設施,5G基站達到459.8萬個,5G應用在礦山、港口、工廠等遍地開花。
目前,5G應用已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86個,案例總數超過13.8萬個,加速向生產核心環節延伸。
在工業領域,5G有力支撐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,涌現出5G+AI質檢、精準設備控制等智能化場景。5G工廠平均產能提升19.6%,運營成本下降14.5%,質量效益大幅提升。在交通領域,智能網聯汽車5G應用快速增長,截至2025年6月底,我國前裝標配5G的乘用車新車達816.7萬輛,其中2025年1—6月達230.5萬輛,同比增長72.6%,5G應用有力提升了智慧導航、影音娛樂等智能座艙體驗。在文旅領域,5G應用已覆蓋管理、營銷、服務、體驗全鏈條,衍生出全新沉浸式旅游體驗。在農業領域,5G應用在智慧大棚的基礎上,加快向無人植保、智慧農機等種植、養殖、流通重點領域拓展。
政策鼓勵 5G獨立專網建設提速
政府明確鼓勵并加速推進5G獨立專網建設。2024年12月,工信部印發的《打造“5G+工業互聯網”512工程升級版實施方案》提到,有序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試點。支持大型企業、特殊行業領域采用符合無線電管理要求的頻率資源,試點建設工業5G獨立專網。加快工業5G獨立專網在設施建設、應用創新、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實踐,完善相關建設規范標準,增強產業供給。積極挖掘工業5G獨立專網應用潛力,聚焦行業需求提高應用場景適配性,充分滿足企業在專屬專用、靈活部署等方面的需求。
2025年4月18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2025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,涉及到不少對于5G發展的相關數據和政策,其中明確提到“有序開展工業5G獨立專網建設”,這是在去年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中提出“推進工業5G獨立專網建設”后,主管部門再次提出推動5G獨立專網建設。
目前,我國已部署5G行業虛擬專網6.4萬個,信息通信業正加快步伐,全面賦能新型工業化。
場景落地 中國電信5G專網賦能千行百業
在政策引領下,運營商積極行動,中國電信充分發揮技術優勢,全面推動5G專網在多個行業的深度應用與創新實踐。其5G專網已廣泛應用于“智慧工廠”等落地項目,實現生產設備的遠程控制和智能運維。例如,寧波鋼鐵有限公司借助5G、物聯網、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工業生產現場應用進行深度融合,憑借5G+“風箏模式”部署專網的建設,實現焦化廠內的5G信號全覆蓋,使之成為寧鋼的首個5G+全連接工廠。焦化生產可視化平臺、5G AGV小車等數字化應用,助力寧鋼實現由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的重大跨越。
中國電信持續強化技術攻關,推動5G深度賦能智能制造。中國電信天翼物聯大力開展確定性網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面向工業生產核心環節,自主研發推出5G確定專網,提供10ms@99.99%低時延、百微秒級低抖動、99.999%高可靠等確定性網絡服務,全面滿足工業車間級、產線級的自適應時延、抖動、可靠等確定性需求,推動5G從外圍輔助環節向生產核心環節規模應用,助力“中國制造”加速邁向“中國智造”,為全球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。
在垂直行業領域,中國電信因地制宜,打造標桿式5G專網應用,樹立行業示范。在福建,中國電信廈門分公司以5G定制網、確定性網絡、數字孿生等信息技術為支撐,為廈門港搭建起覆蓋海滄、湖里兩大作業區的全港級5G工控專網。該網絡由多套5G“如翼”模式核心網,近50個專網基站和2套高可靠確定性網絡系統共同構成,不僅滿足港口自動化作業的低時延、高可靠需求,也為全國港口5G專網建設提供了標準化參考。
拓展至民生服務領域,中國電信推動5G專網與醫療場景融合,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。為進一步優化護理流程,中國電信江蘇如東分公司為醫院住院病區部署了5G移動護理專網。醫護人員使用5G手持PDA設備,可高效完成藥品核查、患者護理數據采集及病房巡視等工作。這一創新應用幫助醫護人員更加便捷地獲取患者的信息,從而快速完成各項護理任務,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