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杭州有家沒做工商登記的 “公司”火了 ——400 平的空間里,幾十個工位、會議室、打印機一樣不少,墻上貼著 “不能遲到”“禁止辦公室戀情”“不許抽煙說臟話” 的規章,比有些真公司管得還細。來這兒的人得填申請表、過 “假裝面試”,每天付 30 元租金,卻愿意來這兒 “朝九晚五”。

這家 “假裝上班無限公司” 的發起人叫陳英健,其實它不算正經公司,是陳英健把自己公司閑置的展廳和直播場地改的。最初是朋友的孩子快畢業,沒面試經驗找他模擬,后來又想體驗上班氛圍,他才發現這是個普遍需求,干脆開放了閑置空間。現在這兒每天有三四十人來,預約群里已經有幾百人,大學生月租只要 150 元,比咖啡廳還便宜。

來的人里,沒幾個是真 “假裝” 的。小紅書博主朱小姐之前在電商公司上班,后來副業做起來辭了職,在家干活總走神,看到這兒就來了。她在這兒待了半個多月,效率高了不說,和其他想創業的人聊天,還能聽到新想法。自由職業者小傅更有共鳴,家里人多事雜,咖啡廳太吵,自習室又不敢打電話,這兒有工位有網,身邊人都在認真干活,比哪兒都踏實。還有畢業生來練面試,失業的人來維持職場節奏,只有極少數人是拍張照發給家人就走,還主動多給了 20 元。

溫州也有類似的場地,負責人蔡先生 7 月底發帖,30 元一天租工位,一開始擔心沒人來,結果 100 多人問詢,現在有 10 多人常來。他后來發現,來的人不是消極待業,是需要個 “緩沖帶”—— 不用面對家里的催促,不用怕脫離職場節奏,在這兒能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。
為啥這種 “假公司” 能火?其實是年輕人的辦公需求變了。現在越來越多人不坐班,要么做自由職業,要么待業過渡,要么搞副業,他們需要一個 “中間地帶”:不像家里那么隨意,容易走神;也不像正式公司有 KPI 壓力,能放松又不松散。陳英健也懂這點,他還會篩選來的人,看面相篩掉看著情緒不穩定的,一上來就談 “暴富” 的直接拒絕,就是想保這個空間的安靜和安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