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上披露的消息,2025年7月,貴州多名考生在社交平臺曝光:通過本省招生考試院志愿系統填報時,因“廈門大學”與“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”未明確區分,導致高分考生被后者誤錄。一名609分理科考生(超一本線約100分)的經歷最具代表性——他填報志愿時使用系統“辦學地區篩選”功能,心儀專業加入收藏列表后,頁面僅顯示專業代碼“529”,未標注“馬來西亞分校”字樣。
貴州省招生考試院24日回應稱:“考生應查閱紙質招生目錄核對代碼,系統每年更新需以最新信息為準。”工作人員強調,本部專業代碼以“5”開頭,分校代碼為“529”,二者在官方發布的《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專業目錄》中有明確區分。但對于考生質疑的“系統未同步標注文字說明”,考試院未正面答復。

校園圖
以打油詩為證——
夏大原本分兩家,
高分誤錄受驚嚇。
電子紙質誰之過,
騎上馬來難下馬。
1、夏大原本分兩家
廈門大學和廈大馬校根本是兩所獨立招生的高校(學費差十倍、學歷備注不同),但系統展示時卻像“連體嬰”,用同一個地域標簽“福建廈門”障眼法,埋下大坑!
2、高分誤錄受驚嚇
609分超一本線百分的尖子生,本該穩進頂尖985,結果被隱身馬校的“529”代碼劫持錄取——十年寒窗換來一場驚嚇(不是廈大的廈)。
3、電子紙質誰甩鍋,
考試院咬死“紙質目錄寫清了”(代碼5開頭是本部,529是馬校),卻回避了電子系統存在的問題。
4、騎上馬來難下馬,
“上馬”即錄取:按規則,錄取結果無法撤銷(一錄定生死);
“難下”帶來的三重困境:
? 學費(馬校高國內若干倍);
? 放棄則只能復讀,浪費本次高分;
? 學歷含金量差異,不用解釋。
面對系統漏洞,考生果真“黔驢技窮”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