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考完別急著上大學,先去當一年助理!”最近張雪峰的這個教育計劃在家長圈炸開了鍋。這位以“報志愿神助攻”聞名的教育博主,打算讓女兒高考后暫緩入學,去朋友企業或自己身邊當一年助理,跟著開會、談業務、學應酬,體驗真實職場。

張雪峰說這不是瞎折騰,是想讓孩子跳出“高考-大學-就業”的老路子。他見過太多學生盲目選專業,比如覺得“新聞學光鮮”就一頭扎進去,畢業才發現不適合。他希望女兒通過這一年,弄明白“甲方乙方怎么打交道”“資源怎么博弈”,知道自己擅長啥、不擅長啥,選大學專業時能更清醒——要是不愛應酬,就選技術型專業;要是會整合資源,就考慮商科。
這想法一出,家長們看法不一。支持者覺得這辦法實在,比學校里空洞的職業規劃課有用多了,香港就有案例,學生實踐后返校學習更有目標,成績提升明顯。但更多人覺得“學不來”:張雪峰能把女兒安排進朋友的企業,接觸高管、看商業談判,普通家庭哪有這人脈?萬一耽誤了升學,普通家庭也扛不起這風險。網友說得實在:“這本質是億萬富翁給女兒開的‘社會預科班’。”
大家還發現張雪峰的“雙重標準”:他總勸普通家庭“選專業先看就業,學門技術保飯碗”,卻給女兒鋪了條“不用急著奮斗”的路——小學讀名校,中學轉國際學校避中考,以后還能去海外留學,全程有資源護航。
其實對普通家庭來說,不用照搬這模式。可以讓孩子利用大學寒暑假實習,報志愿前參加職業體驗營,關鍵是讓孩子多接觸社會,知道真實世界咋運轉。不管有沒有資源,讓孩子早點認清自己、了解社會,才是應對未來的底氣。你覺得這招靠譜嗎